close
PI這本書是我最近幾個月來看過最出神的一本小說,故事情節很精彩:主要在敘述印度少年Pi,因為家裡經營動物園的關係,從小就有很多機會去觀察和瞭解動物的習性,同時由於Pi愛神的關係,他也同時深深信仰了三個宗教:回教、基督教與印度教,因此,他受了洗,也愛極了他的祈禱毯。
樹懶.jpg在動物園長大的小孩妙處不少,Pi說著:每天的五點半到六點間,總有雄偉的獅吼叫醒我;除了母親慈愛的目光送他上學外,雙眼明亮的水瀨、魁梧的美國也牛、伸懶腰的紅毛猩猩都投以友善的目光,走著走著,有長頸鹿在默默觀察我;烏龜疊羅漢、金剛鸚鵡在籬笆上爬來爬去。你知道?到動物園參觀最好是日出和日落,這時大多數動物都甦醒過來,離開巢穴,展示自己衣裳、唱自己的歌,仔細觀察,你就會受益匪淺。
另外,有一段敘述動物是多麼危險的段落也非常生動:「爸爸帶我們去看花豹和獅子,這樣絨毛似的動物,只要爪子一揮,你們腸子就會流滿地;河馬鬆垮垮的嘴隨便一咬,就可以把你們身體咬成肉醬,在陸地上也絕對跑得比你們快。鬣狗的下巴是大自然裡最有力的下巴,不要以為他們只吃腐肉,在你還沒有斷氣前,牠就會把你們咬成碎片...;大象,這是最危險的動物,幼象最有可能把你肢解,踩個稀巴爛。」
但這麼平和快樂的一家人因為新印度政府的垮台,決定移民到遙遠的加拿大。如何解散一個動物園?這不是件容易的事,事先的準備功夫就花了一整年,最後Pi與父母搭乘貨船離開印度。第四天,船沈了。在一段離奇的經歷後,救生艇上只剩下少年Pi 與一隻孟加拉虎理查˙帕克,順著洋流漂流過太平洋,在227天候漂流到墨西哥。這樣可以想見這本書有多麼驚奇嗎?其實不只是漂流或求生的過程,書中有關宗教、有關動物、有關生命的對話都很引人入勝,作者應該是個很幽默又具備相當學識的人。
附帶一提,書中提到一種名叫「樹懶」的動物,認為樹懶這種動物十分耐人尋味,牠們的習性就是懶惰,平均每天要休息或睡眠20個小時,他們最忙碌的時間出現在日落,雖然是用「忙碌」形容,但指得是最慢最慢的慢鏡頭,每小時大約爬行四百米,這還是全力疾馳的速度,比獵豹慢了440倍。樹懶若是舒緩自如的爬行,每小時只走四到五米的距離(哈)。你或許會問,這樣的動物如何存活到今天?其中的關鍵就是在「慢字訣」,愛睡覺又懶得動,讓他整個融入環境當中,看起來就像一棵樹,臉上總是掛著好脾氣的笑容。睡覺的時候,就像是某個智者哲人之流,靜默的沈思或祈禱。看我特別說明這個,表示我對這動物的敬愛和崇拜。
總之,這本書可以引述的地方太多,但最簡單的方式還是親自看過。在看的時候,我還一邊告訴自己,等等再重新看一次,是很值得推薦,希望大家都找時間看看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史黛菲 的頭像
    史黛菲

    趣味主義

    史黛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